兴国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摇篮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时,全军只有3600人,在创建和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到1933年6月,红军总人数发展到12.7万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红军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主力部队仍拥有10余万兵力,其中参加长征的8.6万人。

当年,苏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农业生产等各项工作不仅在兴国得到极好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军队更在这里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

猛烈扩红,为红军队伍充实兵力。1972年,邓颖超在审查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大纲时,对馆长徐彬如说:“宣传扩红时,应着重宣传江西的兴国县,当年兴国参加红军的人数最多。”      

苏区时期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有9.3万余人参军参战,其中参加红军5.5万人。毛泽东在1933年11月对长冈乡作了统计:长冈这个437户1600人的乡,当红军和外出工作的就有320人,占全乡青壮年男子的80%。整师上前线的就有三个师。即兴国新编第一师1200人,辖三个团。1931年1月1日1团编入红三军,二、三团编入红十二军;兴国补充师7000余人。1934年5月补充到红三军团5000人,红九军团2000人;兴国模范师5161人。1933年6月整师编为红三军团第六师。

踊跃捐献,为红军队伍提供保障。苏区时期,兴国的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尽全力支援革命战争。为了筹集革命战争经费,苏区中央政府在1932年7月至11月,向群众发行了两期“革命战争”短期公债。1933年又发行了一期经济建设公债(大部分用于革命战争)。发行公债总计680万元,兴国实际完成80余万元,几乎占中央苏区总数的1/8。红军长征前,为了充实中央红军长征的物资,兴国群众为红军捐送布、草鞋就达50万双,还有大批毛衣、被毯等军需用品。

1934年6、7月间,苏区中央局先后两次动员借谷84万担,兴国就完成7万余担,足够8万人的中央红军带往长征路上两个月的干粮。

拥军优属,为红军队伍鼓舞士气。当年,兴国不仅在扩大红军、参战支前等方面成为苏区模范,而且在拥军优属方面也是全苏区学习的模范。当年的《红色中华》报经常报道兴国县慰劳红军的情况,赞扬兴国是“慰劳红军的模范县”。兴国县扩大红军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与做好了优待红军家属工作有很大的关系。1934年4月,中央政府内务部长梁柏台检查了兴国县的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并发出倡议:“各地的优红工作,应当来学习兴国的实际经验。”

承载多个“第一”,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新阶段。第一个军区。1932年1月9日江西军区在兴国县筲箕窝成立,这是我党我军的第一个军区,开创了我军有军区机构的先河。江西军区由陈毅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周子昆任参谋长,蔡会文任政治部主任,指挥部驻兴国县城北郊五里亭乡(今潋江镇)筲箕窝。江西军区指挥着独立第一、二 、三、四、五、六等师及各县地方武装。

红八军团在兴国成立。1934年9月21日,由周昆担任军团长,黄苏任军团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军团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团在兴国良村雄口正式成立。

红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密码通讯在兴国发出。1931年7月4日,中央局报务员曾三、徐梦秋在古龙岗与红一方面军建宁总部用密码联络成功,发出了“敌人开始第三次进攻苏区”的重要情报。

我党我军第一个大型兵工厂――官田中央兵工厂在兴国诞生。1931年10月,中革军委在兴国莲塘乡(今兴莲乡)官田村创办了官田中央兵工厂,这是我党我军苏区时期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先进、人员最充实、机构最完整、实力最雄厚的兵工厂,被誉为“人民兵工的始祖,人民军工的摇篮”。

我军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央红军总医院在兴国创办。1931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兴国鼎龙茶岭创办了中央红军总医院。总医院有职工300多人。分设总务、财政、医务3个科,下设5个医务所。与中央红军总医院同驻茶岭的,还有红军军医学校。1931年——1934年,军医学校在茶岭驻扎期间先后招收了三期共580余名学员,每期培训一年左右,结业后分赴红军部队和地方医院工作,成为我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军医。

中央苏区人民防空运动在兴国起源。第三次反“围剿”,中央苏区遭到国民党的飞机轰炸,红一方面军在兴国胜利结束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在颁布的行军命令中,就开始特别注明防空战术:“各军在渡河点附近应选择对空阵地,配备八挺以上之机关枪,如敌机飞至低空(八百公尺以下)扰乱我军渡河,由各渡河指挥员或各军军长(总指挥)指挥射击之。”这在中央红军的作战命令中,首次出现关于如何防空的战术内容,红军迅速在兴国战地开展防空训练,并专门制定了防空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