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龙烈士是兴国县崇贤乡大龙村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谢震北系前清秀才,他自幼饱读诗书,胸怀大志,1925年在吉安第七师范就学时,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师范毕业回到兴国,担任了大龙村的龙文小学校长,在崇贤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并建立了兴国县最早的三个中共党组织之一----中共大龙支部。
1928年5月,谢云龙领导的崇贤暴动,打响了兴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29年毛泽东指导兴国县党组织成立兴国县革命委员会,谢云龙当选为委员,担任兴国县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1930年春,谢云龙调任赣粤边担任中共长宁县委书记,赴敌情复杂的边区领导武装斗争。兴国县委在牛梗塘组织的欢送茶话会,谢云龙即席赋言志诗一首,与兴国的干部共勉:
有志匡时独远征
腰间宝剑尚随行
双肩承得头颅在
愿与苍生共太平
这首小诗苍凉悲壮,抒发了一个即将离家出征战士的悲壮情怀。作为一个有志为人民大众谋求幸福的党员干部,面对征途中的千难万险,握紧手里的刀枪,毫不畏惧,发誓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要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地奋斗。
谢云龙的小诗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后来兴国的苏区干部们争相传诵,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流传至今。
谢云龙后担任中共赣南特委书记,在安远版石对敌斗争中牺牲,实现了他为党奋斗终生的警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