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座谈会回顾:确立“有社会责任感”的导向

近日,一部全景式呈现新时代文艺中国新生态的长篇述评《文艺中国开新局》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座谈会之后,中央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有关方面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等重要活动,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重大工程,举办了若干重要评奖活动,推动文艺创作结出丰硕果实。

本书以六章34万字的篇幅,生动解读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理论贡献和深远影响,全面描绘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文艺中国的风云气象,深入揭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作品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本书坚持“用故事讲思想”,以丰富、生动的故事和恰切的评论,深入浅出阐述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大政方针,是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新时代党的文艺政策、了解文艺中国发展态势和运行规律的重要读物。本书还采用融媒体方式,在部分书页中附以相关重要文件和视频的二维码,为读者立体化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提供便利。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到来之际,本公号特摘发《文艺中国开新局》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确立“有社会责任感”的导向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媒体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讲话中给予赞扬的文艺名家的事迹进行了宣传,突出的有以下方面。

一、柳青“走红”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县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来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他对我说,你到农村去,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柳青(右三)与皇甫村农民在一起

柳青(左一)下地劳动

时光倒流数十年,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柳青是一位写农村和农民的大作家。从1952年5月到1966年12月,从36岁到50岁,他扎根陕西长安县农村,写成了反映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全部和第二部的部分文字,贡献了“十七年文学”被人津津乐道的“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之一,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家。

1952年9月30日,柳青刚到长安县不久,就写道:“我已经下了决心,长期地在下面工作和写作,和尽可能广大的群众与干部保持永久的联系。”“我今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将表现我的决心是否被坚持了。”他始终将创作看做第一要务。他对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排名第一的副主席的位子和兼任的长安县委副书记,都不甚看重,挂职只是为了查看文件(按规定,没有相应的职务不能看相应的文件)和到各处深入调研更为方便一些。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叙说柳青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也引起无数人深思。2015年初,时任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在《求是》发表文章,写道:“柳青对人民充满了热爱,将自己的人生和创作融入时代前行的主流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因而他写出来的作品就有一种既真挚又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贾平凹的感悟是:“柳青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忠于人民,热爱人民,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刻苦写作。他在写作上有大志向,大胸怀,大能量,大踏实,所以他的写作也就大气量、大格局、大成就。”

女作家张瑜娟则这样写道:“他以彻底的参与性进入最基本的生活层面,最接地气地阐释了艺术源于生活这个根本性命题,以及他的《美学笔记》,皆是相关艺术的重要阐释……于此他该是激情且幸运的,他无疑立于最当时。”

2018年9月15日晚,由西安话剧院创作排演的话剧《柳青》,亮相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该剧紧扣柳青人生中几个重要转折点,以点带面展示了他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为人民抒写的高尚情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赞该剧,“整部作品所焕发出的人民精神、实践品格与理想光芒,让观剧者充分领略到现实主义的时代魅力。”

二、贾平凹得到赞扬

2014年10月15日上午,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家握手,到贾平凹这里时问他“有没有新作?”贾平凹说,“我刚出版了一本叫《老生》的长篇小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好啊。你以前的书我都看过。”

贾平凹以前的书,有一本非常有名,叫《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真实的社会画卷。

《浮躁》取名“浮躁”,据贾平凹说是他在写这本书时自己的心也“浮躁”了,但是读过此书的评论家发现,贾平凹的笔没有一丝的浮躁迹象,人物都很真实,写的很活。读过小说之后,人们会感到“浮躁”之可警,但更能感悟到“历史的大河总是在流动中淘汰泥沙而滔滔东去。无论如何,社会在进步,板块错动里新的传奇将不断形成。而奔腾的又何止江河?还有时代,还有永远高扬的民族精神。它必将摈弃浮躁再度涅槃,成为主宰我们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贾平凹的这部力作出版后,“浮躁”成为人们常用来概括地批评一些社会负面现象的流行语。

陕西日报曾这样评价贾平凹:“谈及当代中国文学不能绕开的一位大家......他的故事,总能让人感觉到一个时代的命运,让人体味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读起来回味悠长。”

反映时代的风雨,但不是自然主义的记录,而是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胸怀“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 ,贾平凹不仅在实践上做到了,而且还积极参与理论探讨,传播主流文艺观点。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一段话:“有的同志说,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说的是有道理的。”

这里的“有的同志”正是贾平凹。他说的一番话,见于人民日报《文学观象》专栏2014年3月14日这一天的讨论中,讨论的总题是《文学是民众的文学》。

三、李雪健何以自豪

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七位发言者之一。在会上,他讲完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之有一段评论:“李雪健同志讲得充满深情。他演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当时演《渴望》的时候,我没怎么太在意,但看他演的宋江,我觉得把握住了这个人物;他演的《焦裕禄》《杨善洲》,两个人物都刻画得特别好,按行话讲,就是入戏了。有句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两部戏不是那种戏说,体现出来的是真正的杨善洲、焦裕禄,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的艺术形象塑造全面把握住了人物性格。通过雪健同志所讲的,我感受到他与塑造的人物是真正的共鸣、真正的理解。雪健同志那句话说得好,‘共产党员的职业病——自找苦吃’啊。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崇高目标,没有个人的私利。”

李雪健《焦裕禄》剧照

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屏幕上饰演了众多人物,许多观众称赞他演谁像谁,甚至有人夸他演谁是谁。

“家乡有个小石匠,参加土改入了党,头戴竹叶帽,身穿百姓装,穿着草鞋干革命,创建了滇西大粮仓。一身泥一身汗,大官他不像,像什么?像,像个种田郎。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坐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李雪健以2011年拍《杨善洲》时听到的老百姓编的歌谣,作为自己发言的开头。

李雪健(左一)《杨善洲》剧照

在发言中,李雪健在批评文艺界存在的一些乱象之外,着重谈了自己塑造的人物对自己的教育:

“《焦裕禄》《杨善洲》这两部电影都是在他们工作生活的土地上拍摄的,我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焦裕禄、杨善洲就是这样。”

“拍电影《横空出世》,我接触到总装备部很多精英,如果说他们付出的是100,那么他们得到的回报是1,太不成比例。拍完这部戏,我很受触动,他们太了不起了,所以又参加了反映中国航天测控人生活的电视剧《中国轨道》的拍摄。拍摄进行到一小半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得了病,当时就想我宁肯死了,也不能让这个戏夭折。整个剧组从西安拉到北京,我坚持了一个多月,把戏演完了。休养了两年后,我重新拍戏,每次在剧组吃盒饭时,我都觉得特别幸福,因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在为观众创作。”

李雪健动情地说:“演员这个职业不轻松,想做好了不容易。我们赶上一个好时代,要珍惜演员这个名号。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

两年后,李雪健对人民日报记者任姗姗回忆:“这篇发言我准备了一夜。讲实话,我就是个普通人,高水平的语言我也不会。能和总书记说说心里话,讲讲我作为演员的幸福感,对现在艺术创作的一些担心,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

李雪健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自己的话感到自豪:“总书记谈到了宋大成、宋江,谈到了焦裕禄、杨善洲,也讲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讲到了杨善洲的那句话:共产党员也有职业病,共产党员的职业病就是自找苦吃。他说,雪健讲的这个职业病,讲得好。”

对于李雪健“自找苦吃”积累的成就,有的观众这样评价:

“回过头看看,他那一拨的演员,能演到今天的,统共没几个。他却一直在舞台上,不断给人惊艳之感,尤其是在年轻演员的映衬下,更显风韵与不可替代。所以,要想穿越潮流,罔顾时代风向,首先得是个用心的匠人——譬如,拉面、钉鞋、理发、写字、演戏,都可以做到一种极致,成为标杆。因为所谓的潮流都是虚的,时代终有变幻,唯有骨子里的东西能沉淀与厚重起来,尤其是和人有关的营生,其道理几千年都没变过。” 

(本文内容节选自《文艺中国开新局》第二章《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