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抗”疫“】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

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不在抗疫最前线,但他们终日穿着防护服,用忘我的坚守和专业的保障,当“医生的眼睛”、做“临床的路标”。

放射科——火眼金睛的侦察兵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兴国县第二医院放射科团队从接到任务起,就从四面八方回到岗位迅速投入工作状态,他们坚守在防辐射的大门里,在黑白影像背后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全力做好临床一线医生的“透视眼”,当好疫情诊断的“侦察兵”,确保不遗漏一例疑似病例。

对于感染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确诊,影像学检查是最可靠及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科主任刘官华的带领下,科室的医技护密切配合,他们首先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知识进行培训,熟练掌握诊断标准及防控措施;为防止交叉感染,他们制定接诊疑似患者的检查流程,按照感控要求做好消毒及登记。     

为了提供准确无误的诊断治疗依据,做好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大家没有一丝放松。登记、引导、开门、关门、摆位、检查、开门、消毒设备、再引导下一个病人,这是他们的常态;诊断医师则要面对无数的影像图片精细阅读;刘官华更是以身作则,他每天七点多就赶到科室,了解夜班情况,有时夜里被叫回科室会诊,他无二话,只是认真仔细地查看发热病人的CT片,对可疑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一天下来,放射科的同志们从“腰酸背痛”到“眼涩口干”,却没有一人提出休息的要求,刘官华说:“工作虽然辛苦,但同志们没有怨言,而且,我们将严阵以待,全力以赴,用专业及时的诊断助力新冠阻击战。”

检验科——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兵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个无畏的团队,他们日夜坚守在实验室,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履职尽责的职业精神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他们虽不在临床,却也坚守一线;他们不面对病人,但却直接暴露于病毒,他们是一群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这个团队就是兴国县第二医院的检验科。

一直以来,检验科医生都被称为“幕后英雄”,他们在别人看不见的战线上忙碌着,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检验科承担的任务重、风险大,他们面对的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且大部分标本存在高生物风险。在科主任黄文军的带领下,科室在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培训和督查的力度,让大家在投入一线工作时更有底气、更有“安全感”。黄主任介绍说,为了让大家能够安全规范地开展工作,科室里还每天组织2—3次对物表、台面、地面进行有效氯制剂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处理,并且定时开窗通风,同时做好自我防护。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他们认真细致对待每一份标本,以“慎之又慎”的态度,“细之又细”的操作来完成检验,为临床一线提供准确“情报”。黄文军说:“在与病毒的短兵相接中,我们每一位同事表现得都很优秀,虽然风险大,但是没有一个人胆怯退缩。”

功能科——明察秋毫的扫雷兵

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病人床旁、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多数时间来去匆匆,但总能协助临床医师做出精准的诊断,并在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功能科超声人。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功能科依然全天24小时不间断为患者服务,由于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必须要和患者近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在科主任王后强的带领下,按照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要求,穿隔离服,戴帽子、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对患者进行贴身检查。功能科主任王后强说:“在关键时刻,功能科绝不允许一个检查项目停止运行,绝不耽误一个申请单!”他们设专门诊室接诊发热患者,每做完一次检查就使用专业消毒湿巾消毒超声探头,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

在当前的疫情下,没有患者愿意在医院多呆一分钟,可做超声检查的患者至少要5—10分钟,有时甚至需要半小时,为了缓解患者等待时的焦虑,王后强要求科室开三台机器,且必须快速准确完成患者的超声诊断,让他们尽快离开检查室。尽管口罩一捂就是一天,还经常面对咳嗽、咳痰的患者,但他们仍然保持热心、细心、耐心的工作热情,一张张超声图像,也迅速成为医生们判断病情、确定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什么可以被击垮,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屈从,临床医技并肩作战共克“疫魔”,白衣战士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早日赢得抗“疫”胜利贡献力量,医者必胜!勇者必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