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针线绣出致富路——走近客家刺绣非遗传承人朱小华

“龙的眼睛要再调正一点,眉毛处下针要准,绣出来才会更蓬松自然……”近日,在兴国县江背镇高寨村,记者见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刺绣传承人朱小华的时候,她正在自己开设的扶贫车间里,指导村民绣一件凹凸绣龙纹桌围。

朱小华和爱人在交流客家刺绣作品降服。

8岁开始学习刺绣的朱小华,到今年已经绣了33年。“老一辈的客家妇女,大部分都会刺绣,我小时候跟着奶奶学,绣鞋垫、枕巾,绣孩子用的口水围兜、虎头鞋、虎头帽,因为喜欢就一直绣到了现在。”朱小华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来到二楼的展厅。

进入展厅,各种色彩鲜艳、造型精美的绣品映入眼帘。“这些小衣服都是木偶戏服,掌中木偶戏里各种角色穿的;这是凹凸绣龙纹桌围,刚刚我们楼下绣的就是这种,一般是铺在祠堂的供桌上……”朱小华一一介绍着。

朱小华(左)在指导村民刺绣技艺。

“这件是电音三太子衣服,衣服和身体还有电子设备搭配后在网上卖得非常好,很多商店开业或者是一些大型商业活动会用到,这也算是刺绣赶上了电商时代,与时俱进。”朱小华笑着说。

在一件大型银色降服前,朱小华介绍道:“这件是大型的降服,这两边一起8个造型,左右各4个,绣的是‘八仙过海’,寓意神通广大。最下边这排是猛兽,和古代武官服饰上猛兽的图案相对应。”这件绣服,朱小华绣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绣完。“用了五六十种不同的线,这还不是最多的,最多的一次,我绣一件龙袍用到了80多种线。绣法的话,这件降服主要是用了凹凸绣的技法,局部根据需求,还要用到平绣、珠绣、波纹绣、扣扣绣、珠绣等不同的技法。”

针线看似简单,但通过一针一线呈现出来的每一件绣品都透着无限深意。朱小华不记得自己33年的刺绣路上绣断了多少根针,手指被针扎到过多少次,长过多少茧,因为长期刺绣,她的手指已经微微变形,但是只要接触到针线和绣架,她便能沉浸下来,娴熟地使用、切换上百种刺绣技法,将美丽的图案、古老的故事嵌进绣线里,呈现到世人的眼前。33年的刺绣生涯,朱小华捧出了一件又一件作品,并屡获大奖,她的刺绣作品“木偶衣服龙袍”和“刺绣战甲”在第三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工艺美术金奖,“掌中木偶戏衣服蟒袍”获得第六届海峡工艺精品奖“最佳传承奖”,“关公战甲”在江西省非遗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上获得银奖。

“能够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办了刺绣坊后又能带着村里的乡邻一起靠着手艺致富,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我这里学习刺绣,我觉得特别开心和充实。”朱小华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自己办起客家刺绣扶贫车间,带动村里20多人就业,其中有6人是原来的贫困户,现在已经顺利脱贫了。到了暑假,朱小华的绣坊便格外热闹,放假回乡的大学生们都喜欢到绣坊来跟着朱小华学刺绣。“就是现在的空间小了点, 因为绣架大,人多了就放不下,有时候只好让他们搬回家去绣。”朱小华说,接下来想把绣坊再扩大一些,好把自己的刺绣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

有了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艺,朱小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她学习客家刺绣,也让她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订单源源不断。“近期刚接到一个5000件的绣服订单,得绣上好一阵了。”朱小华说,这批订单是客户用来做伴手礼的,这也让自己对刺绣的出路有了新的思考。“最近我也在尝试着绣一些新品,把赣南脐橙等元素融入绣品里,做成方便携带的日常小物件,让游客以后到了江背,既能来体验客家刺绣,又能带走一些喜欢的绣品作纪念。” (记者  饶蓓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