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文化机构之一

大英博物馆本月卷入

大量藏品“失踪、被盗或损坏”的丑闻

多国据此要求大英博物馆将藏品归还原籍国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

这种呼声今天也冲上热搜第一

媒体呼吁:请大英博物馆

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环球时报》昨天深夜发出社评,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不要再采取抵触、拖延和敷衍态度,首先要向全世界做出归还的公开承诺,并尽快启动这项早就该做的工作。

社评中写道:大英博物馆近日被曝约2000件馆藏文物莫名其妙失踪,不仅震动英国,还牵动所有在大英博物馆有文物的国家的心。失踪文物数量之巨大,案件持续时间之长,涉嫌监守自盗的情况之严重,都让人无法将此事与世界最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联系起来。人们质疑英国警方和馆方为何迟迟不发布失窃文物的照片与详细描述。不发布照片可能意味着,大英博物馆仍然未能查明其庞大收藏中究竟有多少已经丢失,大概率比2000件更多。

关键是,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多达800万件巨量藏品中,绝大部分都来自英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而且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当渠道,甚至肮脏、罪恶的手段得来的。大英博物馆因此获得全球最大的“赃物接收者”之称,展出“盗窃所得的文化财产”。换句话说,大英博物馆没有保管好的、弄丢弄坏的,其实主要是属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财产,这怎能不让人心疼。

观众在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上参观。陈斌摄/新华社发

在大英博物馆里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包括《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等极其珍贵的国宝,它们都是怎么从中国流失到大英博物馆的,具体过程可能难以追溯。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大多都是当年英国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甚至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劫掠或盗取得来的。只要英国不能证明哪一件藏品来自合法、干净的渠道,那么这件藏品的母国就有权利去追索。

大英博物馆官网上展示的部分“中国主题”馆藏截图

多年来,大英博物馆拒绝归还文物的主要理由和依据是英国议会1963年修订的《大英博物馆法》,该法基本上禁止博物馆返还任何藏品。这相当于英国给自家门上装了一个门槛,然后跟失主说,因为这个门槛出不去门,所以没法归还。用自己设定的法律作为拒绝履行国际道义与责任的借口,这显然是十分虚伪和滑稽的。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殖民扩张历史的一个缩影,就算他们已经擦干净了这些文物上边掠夺者留下的指纹,也抹不去这些文物的真正归属。

有人说,大英博物馆2000件文物的失踪,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盗窃事件。在我们看来,大英博物馆数以百万计的文物有来路不正之嫌,更能说明什么样的盗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近日,希腊再次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英国当年带离帕特农神庙的雕塑,却被英国议员指责是“公然的机会主义”。这让人们再次看到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传统”。英国的这种老赖姿态和耍赖做派,是以大英博物馆乃至整个英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为代价的,让我们看看英国会撑到什么时候才来面对这个问题。

多国要求归还馆藏文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6日报道,在大英博物馆近期发生文物被盗案件后,希腊再次要求英国归还19世纪从希腊运走的文物,尼日利亚等国也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被掠夺的文物。

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奥斯本26日说,大英博物馆失踪文物数量大约为2000件,追回工作正在进行。

▲资料图片: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路透社)奥斯本说,这一事件已经影响了大英博物馆的声誉。但他补充说,许多大型博物馆都是“此类盗窃的潜在受害者”,并解释称博物馆现在的责任是确保真正吸取了教训,这样一来类似的事情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文物失踪丑闻引发各国强烈抗议,并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这一事态发展导致希腊官员再次要求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希腊考古学家协会负责人说,在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后,英方不能再说希腊文化遗产在英国比在希腊更受保护。  

来源:环球网、参考消息

编辑:刘虹麟  校对:黄    清

审核:何承健   监制:谢华容

总监制:魏凡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