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里,有一双令人难忘的眼睛,饱含着渴望、期待、慈祥的光芒,深深震憾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那就是兴国县红土地上的望夫石池煜华深邃的目光。1928年池煜华和李才莲他们成为夫妻,新婚第3天,李才莲离家参加革命。丈夫走后,池煜华稚嫩的肩膀,一边挑起一家老幼的生活,一边挑起家乡革命的重担。她用积极的工作,来冲淡对丈夫刻骨的相思。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兴国苏区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当中,敌人叫嚣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逼迫红军家属池煜华改嫁,池煜华宁死不从,她四处躲避敌人的迫害,在辗转过程中,她和李才莲唯一的儿子夭折了,她忍受着巨大的悲痛,为了保持(存)李才莲革命的血脉,又领养了一个儿子,她凭着“共产党一定会胜利、红军一定会回来、李才莲一定会回来接我的”坚定信念,赢来了全中国的解放
10年过去了,丈夫没有消息; 20年过去了,丈夫没有音讯。春
去冬来,花开花落,历经70多年,池煜华始终坚信李才莲会回来,并对着丈夫送给她的爱情信物那面老镜子,梳理着自己长长的思念。可在悠长时空的另一端,池煜华苦等了一辈子的李才莲于1935年5月,率领红军独立第7团,在闽赣边境的一次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了...但池煜华始终不相信丈夫牺牲的消息。直到临终前,她还挣扎着来到烈士英名碑前,颤巍巍地摸索着23179名烈士的英名,从中寻找着丈夫的名字。
责编:刘炜锋
记者:李桂林、曹蕴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