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小山村里的大讲堂

“我们两夫妻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去牛场喂牛。我们通过养牛不仅改善了生活,还买好了小汽车,准备娶儿媳妇了。”4月30日,睦埠村村民邓秋华在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的扶贫大讲堂分享自己的脱贫故事,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村民们通过扶贫大讲堂学习水稻种植。

当天,在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的扶贫大讲堂现场,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脱贫后喜悦和致富的憧憬。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扶贫大讲堂已连续举办了两年多,每个月至少会举办一期,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因为过去存在贫困户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

龙口镇睦埠村是江西省林业局挂点村,长期以来,省林业局驻村工作队充分整合资源,利用红色景点,打造扶贫讲堂,开展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省林业局驻睦埠村第一书记白如冰介绍:“我们在大讲堂上讲述一些身残志坚贫困户的脱贫故事,利用实实在在的鲜活事例来教育引导贫困户不等不靠,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为了让这样的感恩教育更入脑入心,扶贫工作队还将大讲堂的场所设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这儿还是革命烈士刘启耀的陈列馆,村民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还可见贤思齐,激发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的内生动力。

有了脱贫的内生动力,村里的产业也兴旺起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睦埠村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起了6000亩花卉苗木基地、脐橙、林下种养殖等多种产业,为了帮村民们解决技术难题,扶贫大讲堂还请来了农技专家,定期帮村民们开展技术培训。

睦埠村贫困户刘海明对此深有感触,他养殖了一些土鸡,面对土鸡不进食的状况,他急得束手无策。几天后,听说扶贫大讲堂有家禽养殖技术的讲座,刘海明一大早就找到授课的农技专家,经过现场查看,专家当即开出“处方”,在针对性用药后,鸡开始进食了,刘海明紧皱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

通过志智双扶,不久前,睦埠村接受了国家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符合相关脱贫标准,已退出贫困村序列。(张声、谢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