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保粮食能源安全,就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安全线,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真抓实干保粮食。今年以来,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密集出台,疫情防控不误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稳字当头,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早稻生产也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总产量达2729万吨,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秋粮丰收也已成定局。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齐心协力保能源。各地各部门立足实际,细化煤电油气保供措施,分类施策、压实责任,统筹多种能源联调联动,有力保障重点地区、重点场所能源需求,确保能源供需衔接有序。发电和电网企业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稳定供应,前三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0.9%。
黑龙江:稳政策、强基础,粮仓丰收有底气
褚丽娟是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的农民,这些年,她带领村民成立了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在田间地头琢磨种地的门道:“咱农民把地种好了,国家的大粮仓才牢靠。”
“之前本来担心受疫情影响赶不上农时,没想到各项服务更妥帖了。”褚丽娟说,从备耕开始,种什么品种、施啥有机肥,有微信群答疑,和专家线上互动,一点没耽搁。“大棚育秧的时候经常刮大风又降温,专家支招让加固大棚、用热风炉增温,办法可实用了。”
科技种田,“云培训”成了亮点。宁安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大力开展网上培训,每天晚上,不少农民准时拿起手机,通过直播听专家授课。
绿色种田,让绿色发展理念扎根群众心中。农业部门组织多批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绿色生产。“现在明显能感到黑土变疏松了,更有劲儿了!”褚丽娟说,这几年保护黑土地,增施有机肥,效果真不错,黑土耕层正在变厚。“地力提高了,咱种出的水稻质量才更有保障。”
“我们村是响水大米重要产区,过去村民不知道咋种好。现在专家指导,补贴给力,操心少、风险小,村民种粮积极性更高了。”褚丽娟快人快语,这几年水稻产量稳,大家伙儿种地精神头十足。“前年合作社开始种有机稻,虽说投入大,可回报也多,有机稻每亩能多收700元,鸭稻共作每亩至少多收1000元。”
农民愿种田,粮足天下安。“今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55亿亩,同比增加近50万亩;粮食总产预计达1550亿斤,增产3%以上;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将达到850万亩,比上年至少增长30%。”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表示,“我们用实际行动维护粮食安全,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山东:强产业、稳链条,优质产品供得上
山东曲阜市陵城惠农优质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超过40家,麦地从当初的50亩已经发展到8000多亩,今年麦收收购粮食700多万斤。“生产链条上每个环节都关系着粮食安全,我们合作社上连农户,下连加工企业,作用大着呢。”合作社负责人于新立说。
规模化种植,离不开机械化耕种。在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联合收割机、无人机等机械设备一溜排开。“我们整合农机约500台,种地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于新立说,“以前打药背着喷壶,一畦畦打,现在遥控着飞机在天上飞,一片片洒。不仅省力气,效果还更好。”
机械化种植,离不开高素质农民。于新立说,为了提高农民种田技能,合作社每年聘请专家,对社员进行两次专题技术培训。
高素质农民,做好标准化种植。“我们种的是小麦良种和高品质大田小麦,对种植标准要求高。播种方式、数量都有要求,小麦良种还得人工去杂保证纯度。”于新立说,“严格标准种出来的小麦,良种公司、面粉企业都愿意要。”
在曲阜市瑞福源面业有限公司面条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自动制面条机上收揽散装面入袋。“我们和惠农优质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签了协议,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以上的价格,收购了他们200多万斤优质小麦,仅此一项,农户每亩地能增收10%。”公司总经理李福磊说,“麦种品质更好,适合生产压面条、包饺子的专用面粉。粮食安全不光要数量够,我们企业还要再加上一道品质安全锁。”
山西:稳生产、保供应,关键时刻靠得住
“头灯、安全帽、自救器、证件,佩戴齐全……”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工人们在索道大厅前排成一队,进行入井前的安全确认。
煤炭需求大,为了保障出煤量,杜儿坪矿的工人跨两个工作面开采。杜儿坪矿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李通说:“关键时期煤要供上,我们更得顶得上。”
“综采二队一个队产量23万吨,创造了矿上单个队组产量最高纪录。在运力最紧张的时候,原煤外运每天也能达到9000吨以上。”杜儿坪矿调度室主任王涛说。
关键时刻顶得上,源自于不断的创新。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开采,杜儿坪这个64年的老矿区蹚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爷爷用大铁锹挖煤,父亲那一辈是半机械化,这几年开始建设无人值守智能矿山。”杜儿坪矿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一家三代都是矿工,见证了煤炭开采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矿是矿山出煤不见煤,原煤出坑进筒仓;矸石上山不见石,矸石山上披绿装,煤矿四周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山西是能源供应大省,省能源局数据显示:2019年山西煤层气地面开发和利用量稳步增长,煤层气产量71.4亿立方米,增长26.4%;利用量66.1亿立方米,增长29.6%。现今,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山西坚持走煤炭“减优绿”之路,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开发新能源,继续为国家能源安全做贡献。
(本报记者朱隽、丁怡婷、吴奇强、方圆、潘俊强、付明丽)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1日 01 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