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抖音、中国电影资料馆、火山引擎在北京举办“再续时光-经典香港电影修复发布会”。会上,抖音宣布,三方正式启动“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将100部香港电影修复至4K版本。目前,《武状元苏乞儿》等首批修复的22部电影已在抖音、西瓜视频上线,未来其余电影修复完成也将陆续上线。
电影学者、资深电影监制、《阮玲玉》编剧焦雄屏参与了发布会圆桌论坛环节。她推动台湾电影新浪潮,深度参与多部香港电影制作,促进两岸三地电影文化交流,以下是她的完整分享:
得知“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我其实挺感动的。我特地重看了《武状元与苏乞儿》 ,很多香港70、80、90年代的回忆就来了。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工程,所有影像的保存和记忆很重要,无论是在文化传承上,还是原始素材上,都是巨大的人类文化遗产。
大家说,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浪潮时代,其实,我的香港电影记忆还要更早。
我们小时候在台湾成长,香港电影跟台湾电影都叫“国片”,根本不知道两者的分别。当时,台湾没什么电影,我们都是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所有明星我们都倒背如流,所有太太们、小姐们去美容院,看的杂志也都与此相关,那种氛围非常强。
直到我去国外学电影,有机会到日本看了场中国电影回顾展,才突然发现香港电影的文化基因其实来自上海电影,这时候觉得太精彩了。
这次修复的香港电影里,有一部叫《富贵逼人》。我很早就自己认证,说它是新旧上海。它未必是票房电影,反而是那种上海“里弄”电影,重新把上海跟香港某种当时都会的,有些势力、贪婪的特质和环境讲得很好。
其实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已经有非常多的上海基因。在二战中间、抗战时期、战后、1949年后,因为逃避某些汉奸阵营,大量的上海影人前往到香港,给香港建立了非常棒的工业体制。虽然有的人不承认,但我觉得它是一条非常清楚的工业体制,从技术人员培养、片场建造、摄影棚建造、签约编剧等等,香港电影一直有上海的影子。
从这个时候起,香港电影就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非常独特的存在,包括它的基因、创新跟传承,以及将来怎样发散到大陆或是台湾。
后来,香港经济条件、社会消费条件慢慢建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战后婴儿潮”的诞生,很快促成七八十年代的新浪潮。香港环境好了,留学的多了,学电影的多了。跟本土的人开始结合,主要是因为电视文化的兴起,造成电视成为很多新人才的摇篮,出了《北斗星》《狮子山下》这些剧集,也因此,很多人认为新浪潮的诞生始自于电视台。
那个时候,包括徐克导演在内的导演们,完全把过去从30年代一直到再往前的江湖奇侠,改为新的更快的制作速度,使得新一代的人开始接受互动的讯息。对于创作者的这种创新,观众很接受。
香港电影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首先讲我最熟悉的台湾,受到的震撼很大。那时候,我刚回台湾,觉得香港的新浪潮都开始了,我们台湾怎么还在琼瑶?怎么还在黑社会、女王风、挖眼睛、女性复仇的电影?我们很不满意。
我们开始有志气,评论界、创作界,甚至观众,都一起推动了台湾的新浪潮。虽然,我们的新浪潮本质上跟香港有点不一样,香港传承中心跟工业体制,本身有非常强的商业体制。所以即使有新浪潮或者是所谓的新电影,它基本没有跟过去的电影,在电影语言或文化基因上有非常强烈的断裂。但台湾创新了电影语言。
另外还有一点,香港电影太强势了。虽然我们有了新电影,但香港七八十年代涌现了很多非常了不起的创作者,从新浪潮的徐克、关锦鹏、陈嘉上、周星弛导演等等,对台湾市场的威胁太大了,本土电影没法生存。当时我还向台湾新闻局提议,说人家都有文化保存的概念,全世界都有,应该思考自己的文化基因要怎么留住。
所以商业电影,让强者更强,但是稍微偏文化艺术、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电影,国家需要设置辅导金。后来,台湾相关部门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创了辅导金,于是台湾电影命脉得以生存。
回顾来看,新浪潮是对台湾很大的贡献,对大陆也是。大家都有录像厅的记忆,或是童年看着光碟、录像带的记忆,接收到整个香港新的概念、新的叙事、新的节奏。我相信对当年大陆那一代年轻人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人后来也都陆续投入电影行业了。
我觉得这是香港电影在电影史上非常独特的作用,一个是基因传承,一个是用它的创新影响了大陆和台湾,甚至韩国、日本。
更重要的是,香港电影培养出来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和演员,从70年代的李小龙,到后来的成龙、吴宇森、王家卫,他们开始走向世界,影响了世界的电影语言,甚至改变了动作片的概念。现在,几乎所有的欧美动作片或者全世界动作片,不放一点拳脚功夫好像都不成立。
另外,它还影响了香港电影工业,让其在全世界的大状态里,保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指标,塑造了一种制作水平的工艺化标准,这是在70、80、90年代非常独特的存在。
“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可以把这些珍贵的影像保留下来。大家也可以和我一样,跟自己的童年、过去、今天对话,也许再看一遍,你可能会想小时候为什么那么傻,会喜欢这样的片段,或是当年为什么没看出来,这个电影竟然这么牛。我觉得这是对于文化传承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我是支持老电影的人,所以任何修复我都举手欢迎。希望因为修复,大家有机会多接触一些老电影,看到它们,欣赏它们,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在哪儿。
焦雄屏,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祖籍山西省高平,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中国台湾电影学者、影评家、剧作家、制片人、监制、台湾电影中心主任。
2023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30周年,“从第一届开始就经常来”的中国台湾知名制片人焦雄屏,担任了本届电影节金爵奖短片单元评委会主席。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虹麟 校对:黄 清
审核:何承健 监制:谢华容
总监制:魏凡翔
请输入验证码